文科來說政大是除了台大之外最好的學校比較強的科係是傳播新聞,社會科學(外交系這些)還有中文法律等等台灣的學校一般大學部是通識教育(有14學分跨學科修,可以自己選想修的領域),選課自由(要自己排課,系上只會幫你排必修,當然自己排修得快一班兩年半就可以修完),社團很多,還有很多系隊,活動很多,努力的學生會雙主修輔修,學第二外文,或者交換去歐美日本等過,相對大陸的頂尖院校應該大學生活過的很快樂
就台灣版的人大QS排名也差不多,共同彰顯了人文社科類大學在國際排名上的可憐之處22年:政大591-600名,人大601-650名21年:政大、人大都是581-590名20年:政大551-560名,人大531-540名19年:政大601-650名,人大521-530名
政治大學在台灣的地位不低,招生的分數排行通常僅次於台灣大學,政大有許多科系在台灣都有領導地位,例如新聞、外交、傳播等等,外語學院的語種也相當齊全,但因為整所學校的發展重心偏人文,在一些知名的國際大學排名中偏低,但其實其各科系的實力都不弱,可以把政治大學視為台灣版的中國人民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英語譯名: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簡稱政大、NCCU,是一所位於台北市的國立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商業管理及法學領域皆享有聲譽,是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的頂尖大學。政治大學前身為多個政府及政黨人才培育機構改組合併而來,於1927年正式建校於江蘇南京市,1954年由行政院核定,重新建立於台灣台北市,為中華民國首間在台復校的國立大學。主要為負責培養國家政治、管理及法學人才的中央院校之一,其後發展為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國立大學,也成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代表台灣的指標性智庫之一。
學術及校務發展方面,政治大學在台灣復校後,配合國家政策發展培育人才,享有良好的社會及企業評價,也有高度的就學穩定率。並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有緊密合作關係。政治大學除了以海峽兩岸地區華人為主要學生來源以外,同時也吸引不少海外國際學生入學就讀。政治大學也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選出的台灣七大名門大學之一。背景1927年5月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88次會議與中央各部部長聯席會議上,提議成立“中央黨務學校”,該年5月20日,於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92次會議上,通過設立中央黨校,並將由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擴充改組成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分離為中央軍事委員會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和中央執行委員會的“中央黨務學校”。
1929年6月27日,中國國民黨第3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9次常務會議議決,“中央黨務學校”更名為“中央政治學校”。 1947年配合訓政改憲政,與蔣經國領導的三民主義青年團的中央團校“中央幹部學校”合併,改組為“國立政治大學”,始隸屬於中華民國,並由中華民國教育部領導。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停止辦學。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國國民黨大敗後,後隨著其代表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地區,1954年11月24日,於台灣地區復校,國立政治大學也是首間在台復校的國立大學,與隨後復校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在各學術領域皆有高度評價,為台灣培育大量社會中堅人才。該校現設有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學、小學及幼兒園等附屬機構,形成一完整教育體系。校園位置政治大學附近設有台北捷運動物園站及規劃中的政大站,校園地處市郊文山區木柵一帶,附近有信義快速道路可直通台北市市中心。由於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初期兩岸關係情勢緊張,為預防轟炸等可能的軍事攻擊,促使許多行政機關設置地點皆為郊區,如考試院、國史館、國防部軍法局等,造就一時文山一帶充斥許多重要單位,而政大復校以培養國家行政人才為目的,除了安全上的考量外,學生畢業後更可就近於這些機關工作,因此校址並非如南京一般設在市中心。學術研究大眾傳播方面,國立政治大學為國家培養政治、管理及新聞人才的主要機構,中央政治學校時期,曾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辦新聞學院,並早於燕京大學及復旦大學創立,其後並稱為當時中國新聞學院三校之一。法律及政治方面,中央政治學校是當時國家唯一的司法官訓練中心,為今日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的前身,該校並負有國家文官學院的職責,培訓通過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普通考試的人員。與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並稱為中華民國的“文武兩校”,為當時的中國培養軍官與文官。管理學及商學方面,國立政治大學為首間提供中文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學府,商學院同獲得了AACSB及EQUIS認證,並與美國密歇根大學合作,設立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並與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簽約合作,共同成立管理會計學程。
語言學方面,國立政治大學為台灣首間設立外語學院的公立大學,除了提供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韓語、土耳其語、日語、越南語、阿拉伯語、俄羅斯語、波蘭語、捷克語等之外,尚有共26種外語課程,在201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現代語言”類別排名介於全球第50-100名區間。且與陽明大學共設的“腦造影中心”,及校級的“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皆為語言學的研究提供支持。外語學院也接受韓國政府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的海外核心大學計劃補助。文學方面,國立政治大學於英國文學、俄國文學及中國文學為國內研究先驅。國立政治大學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及國立台灣大學在中國文學及華語教學之研究上皆有一定聲譽。此外該校台灣文學研究所開設之東亞文學研究中心暨台灣文史研究中心,擁有不少相關領域書籍及資料,並另與國立台灣大學固定合辦“台政台灣文學研究生研討會”。政大現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合作開課教授當代東亞文學、電影、文化之課程。
國立政治大學並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及中央研究院合作進行故宮館藏文物數字化計劃,並共同推動人文學產學發展。國際關係研究方面,政大設有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及國際事務學院,目前該學院為APSIA成員之一,且專注於區域安全、亞太及東南亞研究、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與多所大學有合作關係,如劍橋大學、美利堅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杜克大學、京都大學以及國防大學等。另外國立政治大學與國立陽明大學在學術研究上合作密切,共組“政陽團隊”,並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共建“聯盟醫療系統”,同時也和國立清華大學及中央研究院合作開設博士學位學程。政大與亞洲主要大學,如復旦大學、慶應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延世大學等共同舉行聯合經濟研討會,至2018年已經進行到第十二屆。兩岸交流及合作國立政治大學現階段致力於推動海峽兩岸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並與多所高等教育機構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等校簽有合作交流協議。並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有學術交流往來。國立政治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性質及背景相近,皆是以發展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大學,並各自曾為中國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黨校,兩校也培養出不少政治家及首席執行官,現政大與人大合作關係密切,並有多項學術往來。發展限制在台復校後,各類經費受到政府各方面限制,教育部之經費運用也不夠靈活及透明,導致學校各類發展受到限制,資產及校地都僅有中小型規模。除此之外,政府在高等教育的投資上顯有不足,各類硬件條件甚至不及南京時期。因此為了增加自主性,國立政治大學曾有行政法人化之提案,由董保城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法人化研究小組主持人。學術發展方面,由於缺乏醫學及理工學院,造成政大各類學術評比排名受到低估,也無法有效發展跨領域研究。政大與國立陽明大學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締結聯盟,建立“聯盟醫療系統”,但長遠而言,兩校若能合併將可獲得更大效益。政大亦曾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商討合併事宜,以期擴充大學的理工領域。